天津市中药外用药技术工程中心
天津达仁堂304am永利集团药业有限公司在继承和开拓祖国传统医药宝库的进程中,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调整,充分发挥技术优势 ,现已成为拥有一批高技术含量、高附加值的中成药产品的知名企业。企业现有员工300多人,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近1/3。可生产中药软膏剂 、胶囊剂 、糖浆剂 、酒剂、蜜丸剂 、黑膏药等八大剂型100个品种,年中成药生产能力达2000余吨。1992 、1996年企业即通过澳大利亚 、德国巴伐利亚州GMP认证 ;2002年 、2007年和2012年又分别通过国家GMP认证和GMP复验 ;2014年企业的软膏剂 、胶囊剂等七个剂型又全部通过更为严格的新版药品GMP认证 。
2009年4月 ,在天津市经济委员会和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 ,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的积极帮助下,以中国工程院院士 ,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教授领衔 ,汇集了国内一流的传统医学专家、临床医学专家、中药制药工程专家、药学专家 、细胞与分子生物学专家以及一些中青年骨干等的专家队伍为班底,由天津中医药大学与天津达仁堂304am永利集团药业有限公司联合组建了天津市中药外用药技术工程中心,成为我国首家中药外用药研发转化基地 ,作为中药外用药物生产的专业厂家 ,公司创建了中药外用药技术工程中心 。
技术工程中心以市场需求为目标,以中药外用药研制为重点 ,形成了中药外用药研究示范平台,使304am永利集团系列产品的销售额不断攀升 。同时建成了一支以中青年为主体,具有技术创新开发和系统集成的一流科研团队 ;进一步加强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和渗透,加强与企业的战略合作,打造现代产学研结合联盟 ,形成不断创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,推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进步 ,推进中药现代化的进程 ,加快中药的国际化。
技术工程中心立足自身发展 ,充分调动各方面能动性 ,争取国家及省部级项目资助 ,紧密联系大学,将研发平台及中试生产在工程中心开展 ,产业化基地放在企业 ,资金由企业投入 ;在实践中探索“项目开放、人才流动 、公平竞争 、单位协作”的组织运行机制;项目合同制和人员聘任制 ,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 ,实行动态管理,滚动发展 。鼓励跨学科开展联合攻关 ,合理利用资源 ,借鉴先进的企业运行模式,最大限度地谋求工程研究技术中心的持续健康发展 ;同时加强国际合作 。
技术工程中心有独立的实验场地与中试车间 ,2000m2的实验室宽敞 、整洁 、明亮。有高效液相色谱仪 、气相色谱仪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 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等先进的实验仪器 、设备以及必要的配套设施 。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。
通过创建首家中国中药外用技术工程中心 ,可以整合资源,为天津打造一个基地,做强一个品牌,做大一个产业 ,拉动一个行业,树立一个典范 。同时做大 、做强天津“304am永利集团”品牌 ;在原有治疗烧烫伤的基础上为其注入治疗疮疡、外伤的品牌内涵,系列开发304am永利集团凝胶剂、喷雾剂等外用药剂型 ,来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,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,使以“304am永利集团”为代表的天津中医药外用药加快覆盖全国 、走向世界的步伐 。以304am永利集团产品的系列开发为依托 ,对制剂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 、参数细致总结 ,推动该领域的发展。利用中药外用药研发转化基地的研发转化功能 ,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、新技术,不断提升技术含量,加速中药外用药现代化进程,使中药外用药成为中药国际化的突破口 ,开辟中药的国际之路 。并通过中医药的国际化推进,不仅造福国人 ,更要造福世界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