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4am永利集团(中国大陆)有限公司官网

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。

媒体聚焦

少数民族药酒配制(一)

——《滇南本草》中灯盏花药酒的记忆

转载自《城市快报》2013年1月21日 第十刊 杏林古韵  作者: 肖明舒  

  乐家老铺沽上药酒工坊内药酒展示

  自古以来 ,中国幅员辽阔 ,物产丰富,能用作中药材的动植物 ,不仅在中东部地区 ,而且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,尤其是地处边陲的云贵地区更是为数众多。云南贵州地区之所以盛产珍稀中药材,和其高原环境 ,同时地处低纬度受季风气候影响不无关系,正因为这种特殊的地貌和环境 ,形成了此处四季温差小 、干湿分明,其冬无严寒、夏无酷暑、温和湿润的宜人气候 ,优越的环境滋育万物生长 ,便有参天古树和丰富珍奇的各种仙草灵药生长其间 ,其中很多都可以作为人们治病保健的珍贵药材,当然 ,在这之中也不乏可以作为药酒的特别秘方。

【兰茂与《滇南本草》】

  若要介绍古人对云贵地区药材的运用 ,一定要介绍一本书——《滇南本草》,这本书成书于十五世纪 ,比李时珍药学巨著《本草纲目》还要早一个半世纪 。更为难得的是,《滇南本草》所著录的很多云南特产中草药 ,其他著作都没有记载,这使它成为许多云南特有药材的首载文献 。

  《滇南本草》作者兰茂 ,生于1397年,卒于1470年,是明代云南最负盛名的药物学家、诗人和教育家 。据考证 ,兰茂自幼聪慧,博通经史 、有着很高的文学造诣,除此之外 ,他留心医学,酷爱本草 ,一生之中 ,广涉前代医书,对云南本地的各类天然药材更是花费大量精力进行研究 。对于《滇南本草》这本书,兰茂倾注了巨大的心血 ,著书从明永乐丁酉年(1417年)至正德丙辰年(1436年) ,前后耗费近二十年时间,据说为了著书采药 ,他几乎踏遍了云南全境 :东至滇黔川边界,南达中老边境,西临中缅边界,北至金沙江两岸。除了记述每味药性味 、主治、用法、配方等内容 ,有的还标注了制法或注意事项 。并且子书中 ,药物与方剂相结合 ,更便于使用 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,《滇南本草》中的许多药物 ,都是云南各民族 ,特别是当地少数民族,如彝族 、白族 、纳西族 、傣族等居民习惯用药的经验记录。比如,关于云南人用烟草治病的事例 ,兰茂是历史上较早的记录者 ,书中载:“野烟,又名烟草 ,性温,味辛麻 ,有大毒。治疗毒疔疮、一切热毒疮 ;或吃牛马驴骡死肉,中此恶毒,唯用此物可救。”今人认为 ,这种“野烟”或许就是云南的原生烟 。除此之外 ,《滇南本草》一书还有一个亮点 ,就是在这部本草巨制中,兰茂还深入探讨了利用中药材制作药酒的有关原则和方法,同时也记载了少数民族大量配制药酒的偏方和秘方。

  而《滇南本草》本身,即便到了500余年后的今天,也让人受用无穷 ,书中很大一部分药物载入1974年版《云南地方药品标准》及1977年版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,并且有37种药物受到国外医学界推崇,并被东南亚各国所采用 。如今 ,我们循着《滇南本草》这本书 ,为大家介绍几种古时最具民族特色的药酒。

【灯盏花与药酒】

  灯盏花这味药材 ,最早记载于《滇南本草》一书。灯盏花是菊科植物 ,高20至30厘米 ,喜生于向阳坡地。其又名灯盏细辛、东菊 ,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 ,尤以云南分布为多 。在兰茂的《滇南本草》中,对灯盏花的记载较为详尽 :“灯盏花,又名灯盏菊,细辛草。味苦、辛,性温 。”它具有微寒解毒、祛风除湿 、活血化淤 、通经活络的功效 。

  对于灯盏花的用法,兰茂在书中也进行了详细地剖析,灯盏花多用于跌打损伤 ,具有发表散寒、消炎止痛之功效,譬如,“小儿脓耳”症 ,即可将金盏花捣汁滴入耳内;“疔”是长在身体局部,表现为红 、肿、热 、痛,呈小结节状物,可逐渐增大 ,起初为隆起 ,继而中央变软 ,出现白色小脓栓,如果出现“手足生疔” ,摘灯盏花一百朵 ,用石杵捣烂 ,加砂糖少许,与花混合捣烂 ,敷在创口上 ,两三次即可痊愈 。

  除了消炎的功效之外,灯盏花最为著名的功效就如《滇南本草》所记,可治疗“左瘫右痪 ,风湿疼痛” ,治疗方法为“水煎(灯盏花),点水酒服 。”很久以来,云贵地区的少数民族兄弟们,将灯盏花用水煎服或制作成药酒 ,对于脑偏瘫 、脑栓塞 、微循环障碍等疾病有显著疗效 。灯盏花药酒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在云贵地区的民间广为流传 ,直到21世纪 ,灯盏花治疗脑病的奥秘才被现代医学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,原来灯盏花内含灯盏花素等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天然化学成分 ,具有抗凝血,改善微循环,激活心 、脑供血,以及明目 、养颜、祛斑等疗效。作为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和脑溢血后遗症较好的天然药物,灯盏花效率高 ,且毒副作用小 。

  从传统灯盏花药酒流传开始,目前 ,云南这味特色药材灯盏花的名气越来越大,在临床医学中发挥着更显著的作用 ,其注射液在临床上除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外,人们渐渐认识到它身上的其他药用价值 ,比如 ,在糖尿病 、肾病、颈性眩晕 、老年性疾病的治疗上也有较好的疗效 。而这一切,或许都要归功于兰茂的《滇南本草》对其最初的记载 ,为我们祖国医学保留了如此有价值的一份珍贵药物财富。

  本报记者 肖明舒

企业微信订阅号
企业微信服务号

企业邮箱

网站地图  |  网站声明  |  友情链接  |  联系我们
版权所有 :津药达仁堂304am永利集团(天津)药业有限公司    |    (津)-非经营性-2022-0019    备案号 :津ICP备43639344号-1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646号
地址:天津市西青区大明道20号    邮编 :300112    电话:022-27795500    咨询电话:4000-929-666    举报电话:022-27795500
分享网站
304am永利集团